之前 Facebook, Instagram 的「斷頭坎」分享, 頗受好評, 大家也很好奇, KOL Radar 上有 YouTube 數據, 是否在 YouTube 上也可以看到這個現象呢?
.
是的, 你的直覺是對的, 無論是 Facebook 還是 Google 這兩家公司的本業都是收廣告費, 所以在整體 model 上是大致一致的。
.
因為 YouTube 是以影音為主, 所以我們這邊以觀看率來當成重點關注指標。我們可以看到當粉絲數跨越 10 萬門檻後, 觀看率就會從 50% 左右直接砍到只剩下 30% 不到, 並且隨著越大號的 YouTuber, 觀看率就會逐步被壓低。
.
不過相較於 Facebook, Instagram 的經營者沒有任何的反制之道, Google 相對是仁慈了不少, 這可能跟 YouTueb 可以透過貼片廣告做回收有關。
.
主要是 YouTube 的影片是直接跟 Google Search 掛鉤, 所以如果關鍵字(SEO)做得好, 那麼在長尾的流量就是很可觀的; 不僅如此, 有好好做好關鍵字(SEO), YouTube 的影音推薦系統也算是 fair, 也會提供出良好的長尾流量。
.
像是 張志祺 有公開分享過, 目前志祺七七整體頻道的流量有 40% 是來自舊影片的推播。私自認為, 志祺七七成功的 YouTube 頻道經營方法是針對 Google / YouTube 演算法最好的攻克, 是值得學習的:)
#iKala
#KOLRadar
#大數據會說話
.
更多關於網紅行銷的知識, 大家可以參考 MasterCheers 的課程:https://master.cheers.com.tw/course-set/27